
-
2021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 新闻发布会
-
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巍
-
盐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波
文字实录
倪世勇: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全社会自然遗产保护意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江苏省林业局、盐城市人民政府将于6月12日共同主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
今天的发布会邀请到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巍、盐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波、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吴其江、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陈锦还介绍有关情况。
首先请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巍作介绍。
蒋巍: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受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司、江苏省林业局、盐城市政府委托,由我代表活动主办单位简要介绍2021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有关情况。
一、2021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的背景意义
本次主题活动秉持着“一个中心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加强国际传播工作,讲好美丽中国的世遗精彩,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实现路径。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指出世界遗产呈现了中国精彩。世界遗产代表了人类发展过程中所罕见的,且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具有全球价值和影响力的重要品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在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但是,全球世界遗产面临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区域争端等威胁,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特殊时期,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此次活动还有“两大背景”,今年7月和10月,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分别在我国福州和昆明召开,这是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场外交平台。2021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是世界遗产大会在国内遗产领域的一个全国性预热和铺垫,将为全国遗产专家、遗产地和申遗地代表们提供很好的交流互鉴机会,帮助大家进一步研究思考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课题,探索如何让遗产“活起来”,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光回到2019年7月5日,中国·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个、世界第二个沿海潮间带湿地世界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世界遗产空白。
为提升全社会自然遗产保护意识,2021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将在盐城落地,并将聚焦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议题,与来自全国的世界遗产专家和代表们共谋遗产发展大计、共话生命共同体未来。
二、2021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的基本情况
2021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江苏省林业局、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天合公益基金会承办。活动计划于6月11日至6月12日召开,将围绕“推动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活动主题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主题活动,也将是我国所有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文化双遗产地,以及自然遗产提名地的代表数量最多的一次全家福。
三、2021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的筹备情况
目前,2021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活动筹备工作有“三大亮点”:
(一)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自然遗产昭示了神奇的自然造化同中华民族的和谐依存关系。本次活动将带来全国14处世界自然遗产、4处自然文化双遗产的图片展,充分展现“绿水青山”的中国精彩,让盐城市民可足不出市,饱览美丽中国胜景。
(二)在嘉宾邀请方面,我们荣幸地邀请到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教育部原副部长、世界联盟保护联盟主席章新胜先生,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田学军先生。
(三)2021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和配套活动的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主题活动中,盐城将为全国展示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盐城世遗形象,讲述盐城扛起世遗责任的精彩故事。同时,我们将加快做好“世界自然遗产走进百所高校之上海交大站”、世遗专家走进盐城湿地博物园等互动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的活动前期准备。
四、2021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的预期效果
2021年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是自然保护领域内的一场重要盛会。本次活动拟达成以下“四大成果”:
(一)将“推动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主题相关的专家研讨成果运用于全国14+4处自然遗产地,同时也为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二期申遗的遗产地提供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借鉴;
(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是为了唤起和增强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此次活动将通过世遗进百所高校现场连线互动、全国世界自然遗产图片展等配套活动,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的成功实践,进一步提升全社会自然遗产保护意识;同时,盐城将向社会公众正式开放世界自然遗产·盐城黄海湿地展示中心,让普通市民能深入了解盐城世遗,共同参与遗产保护;
(三)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将举办中国林科院、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杭州园林等多家单位合作签约活动,从规划建设遗产地台位监测站、迁徙候鸟保护与研究等多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和深入研究,为盐城黄海湿地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智库力量;
(四)发表《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盐城倡议》,进一步拉动全国14处自然遗产地、4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间联动交流,为未来打造长效合作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这些成果不仅会在全社会营造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浓厚氛围,还将为“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自然遗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倪世勇:谢谢蒋市长,下面开始提问。
新华日报记者:据了解,这次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盐城市是第一次参与主办。为什么今年选择在盐城举办这个活动,有没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
倪世勇:这个问题由吴其江主任回答。
吴其江:首先,按照遗产日活动设置的一般惯例,每年的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都会放在最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盐城市2019年列入,是我国当前最年轻的自然遗产。
其次,盐城高标准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统一,是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首个和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的城市,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保护自然生态的创新典范。盐城黄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水鸟的重要中转区,其中包括享誉全球勺嘴鹬,和中国“仙鹤”丹顶鹤等一些濒危物种。当前国际社会越发关注“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两大议题,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之中,盐城作为此次活动落地城市拥有典型代表性和独特意义。
盐城黄(渤)海湿地成功申遗,是国际专家携手保护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强大凝聚力。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展现了大美中国独特魅力,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杰出典范。盐城作为此次活动举办地将进一步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内实践和“美丽中国”国际形象的传播。
新华网记者:据了解,这是全国第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能为我们讲讲盐城湿地背后的文化故事吗?
倪世勇:这个问题由陈锦还副局长回答。
陈锦还:如果说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动能,那么湿地文化就是这个城市发展的势能。从古至今,湿地优势始终伴随着盐城的发展向好。盐城的文化故事,我们都知道,有“四色文化”之说,分别是红色的新四军文化、白色的海盐文化,绿色的生态文化、蓝色的海洋文化。这四色都和湿地文化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盐城本身就是一个建在湿地上的城市,拥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在湿地中,留下了新四军跨越的脚印,融合了劳动人民制盐的汗水,吸引了最美仙鹤——丹顶鹤停歇驻足,繁育了“四不象”——麋鹿。如今“东方湿地之都”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这不仅象征着崇高的荣誉,更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
在“后申遗时代”,为释放世遗品牌效应,我们系统谋划城市生态布局,大力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努力实现生态破题、经济落脚,把国际生态话语权转化为现实竞争力与合作力。2021年4月,我市还推出《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生湿地科普研学的实施意见》,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湿地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充分依托地域文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湿地科普研学工作,让广大中小学生在湿地科普研学中,欣赏美好家乡、感受盐城地域文化和家乡发展变化,在感知和探索中,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新四军重建军部80周年之际,2021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是盐城讲好党史故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将切实抓住“世界自然遗产”这一金字招牌务实开展行动,将传承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更好地把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让盐城黄海湿地这块瑰宝绽放“中国精彩”。
中国新闻网记者:本次主题活动,盐城在筹备保障、活动组织等方面做了哪些准备,请简单介绍一下。
倪世勇:这个问题由张波副秘书长回答。
张波:此次主题活动,各项筹办工作有力有序、稳妥顺利。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司、江苏省林业局、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成立了筹备工作小组,并在北京召开专题筹备会议,对活动的各项筹备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
盐城市主要领导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专题工作调度会。在会务服务和保障方面,嘉宾接待、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监管、安全隐患排查、通信电力保障等各项工作都设立专班,各项任务逐条分解,有力保障活动开展。
此外,按照疫情持续防控的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和生命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就疫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市防控筹备组也制定了严格的疫情防控专项方案,由市卫健委负责派遣专业医护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工作,在盐城迎宾馆、黄海湿地研究院、盐城湿地博物园、南海未来城市民中心等多个活动场地都落实了必要的防控措施,切实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目前,出席本次主题活动的嘉宾邀请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共有我国自然遗产地和双遗产地、提名地代表近90人,嘉宾学者代表30余人。会议各项筹备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优化提升阶段,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专业的服务态度,迎接出席2021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的各界代表,展现美丽盐城的世遗精彩。
倪世勇: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
返回顶部